模型外观效果图
内部装修效果图
复杂节点效果图
场地布置效果图
3月中旬:建筑、结构专业模型建立、给排水、暖通、电气结构专业模型建模
4月下旬:整合各专业模型并渲染、室内装修
5月上旬:碰撞检查,管线综合优化
5月中旬:预留孔洞,二次结构深化
5月下旬:施工场地布置,室外景观布置 四月下旬
6月上旬:整合信息并提交
彭雪茹,叶宇杰,王启:负责模型中土建与安装建模、工程管理部分,部分应用点以及小组整体工作的统筹规划与工作推进,及PPT的制作。
丁鹏艳,赵合:负责模型中安装建模,以及部分应用点,同时负责于小组工作中统计数据、总结工作;
彭雪茹,叶宇杰,王启:负责模型中土建建模,以及部分应用点,同时负责小组创新点的挖掘与开发;
丁鹏艳,赵合:负责模型中安装建模,以及部分应用点,同时负责小组模型后期的完善;
该项目的重难点,在于结构的庞大与错综繁杂,给建模赋予极大的难度。总建筑面积为323549平方米,给进度的推进带来较大的困扰。
1、钢结构的加入,增添了建筑的美感,但同时也给建造模型带来了一些问题与难点,且跨度较大,在某种程度上也增添了一定的工程量。
2、幕墙
1、可视化,顾名思义,是一种“所见所得”的形式。BIM的可视化是建筑信息模型中最基础的概念,是一种能够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的可视,让人们将以往的线条式的构件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本次项目成果我们利用BIM的可视化把图纸转为三维立体,使项目设计达到可视化,还有后期的建造也能达到一定的可视化,使得可直觉快速以及正确的看到建筑物实际完成后会产生何种问题,了解未来工程的全貌及预计施工的过程。
2、开洞套管,本小组在建模期间,通过软件生成的开洞报告,发现不合理处,对模型优化与深化设计,从而避免二次开洞。因为如果装修时如果开洞不合理,将破坏主体结构的承载力,使建筑物使用寿命缩短。
因此本小组结合图纸、图集,对墙体进行开洞,针对不同的专业与管径布置管道套管,为后期算量提供一个较为标准的模型。
3、在建模后,需要进行碰撞检查。BIM技术提供一个整合各专业的平台,通过碰撞检查,在实际施工前发现问题,优化各专业设计。利用BIM技术可以在管线综合平衡设计时,利用其碰撞检查的功能,找出碰撞点,合理布局。
BIM三维模型一项优点就是能够立体直观地看设计,能够检查出二维模型所不易发现的构件碰撞冲突,但这个过程如果靠人工来完成时间和工作量是巨大的。品茗HiBIM能够清查整个建筑的碰撞,并生成报告,指明不希望发生的构件冲突,且可以选择智能避让也是很方便的,更大程度提高了模型深化的效率。
言至于此,感慨良多。写到这,意味着我们这个时期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许许多多个日夜的辛劳、奋战,终于也在这一刻开花结果。参加了本次比赛,见过了清晨第一缕阳光,也见过了四下无人的校园。也终于,在提起笔,又放下的刹那间,不知道心情如何,是如释重负,还是恋恋不舍...百感交集,五味杂陈。而在这,也谢谢尹贻琳教授、龙亮老师与邓斌超老师的谆谆教导,没有他们,我们会多走许多无谓的弯路;也谢谢每个小组成员在这段时间里的起早贪黑,兢兢业业,无论结果如何,过程总是很美好的,这也让我们知道,团队精神是多么重要。最后,还要谢谢中国图学学会、建模大师、族库大师及相关的软件带来的新功能,极大地简化了我们的工作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优化了工作流程结构,也让我感受到了施工中的“科技力量”,让我触摸到了行业的最前沿,看到“新基建”带给行业和从业者的改变,也让我们对今后的专业、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
总之,参加这次“建模大师”大赛,我们不论从专业、学业,都受益良多,谢谢建模大师能够带来如此便捷的软件,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争取早日成为行 业翘楚!
天津理工大学
指导老师 尹贻林
学生 叶宇杰、彭雪茹、丁鹏艳、王启、赵合
3
人气
124
排名